【桃園訊】桃園育達高中於4月12日舉辦113學年度「特色招生專業群科甄選入學」,九年級學生依據自身興趣與專長選擇報考群科。此次甄選以術科測驗與面試為主要評分項目,協助學生探索未來方向、發掘個人潛能,實現適性發展的教育精神。
考試當日,學生們在詳細瞭解術科測驗說明後,依序參與所選群科的術科測驗與面試流程。七大群科皆設計出與課程目標緊密結合的測驗內容,並以多元靈活的方式進行,讓每位考生有充分空間展現自我、釋放潛能。
徐浩峯校長表示,桃園育達高中始終致力於打造一個能讓學生適性發展的學習環境。特色招生正是讓學生從國中階段即能依其興趣、能力找到適合的學習方向,從而培養專業技能、奠定升學或就業的基礎。他強調:「適性揚才是教育的核心價值,每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亮點,只要找到對的舞台,就能發光發熱。」
桃園育達高中特色招生考試每年吸引眾多有志學生報名,考試不僅是選才機制,更是協助學生認識自我、邁向夢想的一個起點。期望透過多元入學管道,讓學生在人生的起跑點上就能做出符合自身特質的選擇,開啟適性、實用與專業並重的學習旅程。
【桃園訊】「嘿嘿!嘿嘿嘿!」4月8日下午,高一健康操活動熱鬧登場,各班整齊劃一地踏上操場,展現青春洋溢的動感與默契。雖然天氣悶熱,但每一位同學都全力以赴,用行動展現出高一新生的朝氣與凝聚力。
從井然有序地排列隊形,到隨著音樂節奏起跳、轉身、拍手,每個動作力求一致,不少班級還穿戴護腕、髮帶等小配件,讓隊伍更有整體感,也多了幾分精神抖擻的氣勢。
「其實一開始練的時候還會笑場,沒想到真的上場時大家都超認真,整齊到自己都有點感動!」有同學笑說。另一位班長則表示:「平常上課不太有機會全班一起動起來,這次大家真的很團結,練習時互相提醒動作,還滿有成就感的。」
健康操活動不僅是體能訓練,也是凝聚班級向心力的好機會。整齊的步伐與自信的表情,不只是動作的成果,更是這段時間努力練習的見證。
【桃園訊】一張照片,點燃一個夢想。國中時期便對泡茶情有獨鍾的朱棋瑋同學,因為一次偶然看到觀光科的採茶DM照片,心中悄悄種下對茶及熱愛與嚮往。如今,他如願成為觀光科高二87班的一員,並於4月8日隨班參與冬山綠野茶園及宜蘭傳藝中心的戶外教學活動,親手體驗從採茶到製茶的整個過程,夢想就此發芽、茁壯。
這趟參訪行程,同學們來到風景如畫的冬山綠野茶園,在陽光普照下親手採摘一心二葉的嫩芽,隨後進行製茶體驗,小心翼翼將新鮮茶葉投入熱鍋中翻炒,空氣中瀰漫著清新茶香。這場活動,不僅強化學生對觀光職能的認識,更深化他們對茶文化的認同。
接著,師生一行人前往宜蘭傳藝中心,在專業導覽老師的解說下,深入了解台灣傳統工藝的歷史與技藝,同學們親手參與皮製幸運符DIY課程,探索文化的魅力。
活動結束後,也特別訪問朱棋瑋同學,談到這段從照片啟程、夢想成真的旅程。他開心分享:「當初看到採茶照片時,覺得好有趣,沒想到觀光科不只學習服務禮儀,還有這麼多戶外課程可以實際操作。茶對我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,這次體驗真的很難忘,也讓我深刻體會製茶的不容易,像是在艷陽下採茶、在高溫鍋中炒茶,真的很辛苦。」他也提到參加桃澗茗茶研習社的感想:「茶對我來說,是一種放鬆,是一種悠哉的節奏。每泡一壺茶,彷彿都能沉澱心情。」
這趟冬山之旅,對觀光科來說不只是一次教學參訪,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夢想的實踐。
【桃園訊】4月14日餐飲科專業教室超熱鬧!高三選修課—創意飲料成果發表正式登場,每一組同學們都端出一杯杯視覺與味覺兼具的「夢幻特調」,不只好喝、還超有梗!
同學以「情人節」為靈感,設計出一款名為《戀戀的感覺》的浪漫飲品。飲料採用漸層設計,最上層是香濃泡沫鮮奶油,中層為牛奶與綠茶調和,底層則是粉嫩的玫瑰果露。一靠近就能聞到淡淡的玫瑰香氣,彷彿走進粉紅泡泡的世界。她們說:「希望藉由這杯飲料甜蜜的氛圍,讓喝下去的人都能感受到幸福感。」
另一組同學則推出童趣十足的《黑星碎碎冰》,以Oreo為主角,融合牛奶、冰塊、果糖與鮮奶油,表面再點綴巧克力豆。搭配手工製作的可愛黏土公仔與滿天星星的背景,呈現出一種宛如在宇宙中喝飲料的奇幻感。他們說:「這堂課最有趣的就是能發揮創意,連擺盤與整體設計都能自己決定。」
另外還有充滿夏日海灘風情藍色系的飲品,搭配檸檬與花朵裝飾,彷彿置身熱帶小島。同學們開心分享:「我們想呈現一種在海邊度假的感覺,讓人一喝就有好心情!」
指導的王宥妮老師表示,每年的創意飲料選修課,都會以業界當下最夯最流行的飲料為主題,透過課程,學生們不只學習飲品調配技巧,更學會從無到有打造一杯獨特的飲料,也展現了他們對生活美感的觀察與實踐。
【桃園訊】平常,他們是站在走廊口、校門口維持秩序的糾察隊,臂上的橘色臂章,是責任、也是大家習以為常的身影。但前陣子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,加上微涼的天氣,讓這群學生有了不一樣的樣子。
雨勢來得急,氣溫偏低,有些同學裹著圍巾、縮著肩膀站在走廊下等雨停。這時,一些糾察隊員主動走進人群,默默撐起自己的傘,輕聲問:「你要去哪?我陪你走一段。」也有人笑著說:「我剛好也要往那邊,不然一起走比較快啦。」簡單自然的話語,卻讓人感受到一股暖意。
一邊撐傘,有糾察隊員邊走邊說:「其實也沒做什麼啦,就是覺得站在那邊等很冷,還不如動一動幫忙。」也有人笑著補了一句:「沒想太多啦,看到有人沒傘就順手幫一下而已。」
那天的傘不大,雨卻不小。但這些舉動,沒人安排、沒人提醒,就這樣自然地發生了。短短一段路,讓人記住的不只是誰幫誰撐了傘,而是那個冷冷的傍晚,彼此之間一種不言而喻的貼心。
桃園育達高中高三65班梁珮琪
「幸福」如何被定義?怎麼樣的感受才算得上「幸福」?我認為幸福的基底是「愛」與「被愛」,不論是親情的愛、友情的愛還是愛情中的愛都可算得上幸福。
我常努力想讓自己變得更好,不論是運動或是課業,為了不想輸而去救球,使自己的膝蓋瘀青、擦傷。媽媽總會唸我,可卻又為我準備藥膏、護膝;為了不想比別人差而努力讀書,使自己的壓力在無形中放大,但是媽媽從來不會因為我的成績而數落我,反而會擔心我會不會太累。或許在媽媽心中,我的健康和安全比什麼都重要。而這些看似平凡的關心,卻讓我感到無比的幸福。
幸福常存於生活中,受傷有人為你準備藥膏,這是一種幸福;晚自習下課,有人為你熱的一碗雞湯,這是一種幸福;即使在心情低落時,有人願意陪著你,這更是一種幸福。幸福並不需要刻意追求,它常隱藏在日常生活裡,等著我們用心去發現。
我們忙於提升自己、追求夢想,常忽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可當我們停下腳步,回頭看看那些曾經,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其實早已在身邊。它是一份真心的關懷,是生活中那些細膩而溫暖的瞬間。
原來,這就是幸福。